原標題:迎臺灣光復70年抗戰紀念館籌建臺灣廳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琳):明年就是臺灣光復70周年,為更好地反映臺灣同胞抗日曆史,在日前舉行的“紀念臺灣光復69周年座談會”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透露,抗戰館已正式啟動改擴建工程將在館內添建臺灣展廳,工程預計明年10月完成。
  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紀念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當天在京共同主辦“紀念臺灣光復69周年座談會”。抗戰館館長沈強介紹說,場館改擴建工程及臺灣同胞抗日鬥爭史實專題展廳的建設已正式啟動,計劃明年建成並對外開放。
  對於抗戰館增建臺灣展廳,臺灣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表示,抗戰館的全稱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裡面展出的應該是全體中國人民為抗日戰爭勝利所做的所有努力與鬥爭,臺灣人民五十年抗擊日本殖民統治的歷史理應納入紀念館的展覽,這樣才算完整。他還動情地講述了臺灣展廳在籌建階段的一個故事:“當年這裡的張館長到臺灣收集文物,我們就告訴他有一面當年民眾黨的黨旗,張館長說,要不計代價收藏這面旗子。這面旗子的所有人是廖進平的兒子廖德雄,廖進平是民眾黨的宣傳部部長。廖德雄表示一毛錢不要,無條件拿出來,他還說,這面旗子就要讓它回到祖國。所以這個館建立起來我們讓臺灣人民愛國主義的歷史,臺灣人民反抗日本殖民主義的歷史回到祖國。這也就是臺灣作家鐘理和所說的‘原鄉人的血,只有回到原鄉才能停止沸騰’。”
  為了讓臺灣人民抗擊日本殖民的歷史更加清晰地展現在兩岸人民面前,臺灣抗戰志士的後人竭盡所能地搜集整理資料。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會長、臺灣抗日誌士丘逢甲的後人丘秀芷就是一位從事這樣工作的人。她整理並完成的書籍詳細梳理了臺灣同胞長達五十年抗日鬥爭的歷史。“按照歷史的順序整理,從1895年林朝棟抗日,他是霧峰林家的,然後是丘逢甲,再後來是薑紹祖,以及武裝抗日的“噍吧哖事件”,還有羅福星事件。站在歷史的浪頭上,很多人被篩掉了,很多人又起來了,但有些內容已經面目全非了,我們只是儘量還原真實的歷史,讓兩岸的人都能夠知道。”
  座談會上,臺灣原住民抗日英雄莫那魯道後人張進昌表示,將臺灣原住民抗日鬥爭的史實納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表明祖國對臺灣人民的重視,他深深感到了這份情誼。“剛剛看到施工的場地,很訝異,也感受到祖國大陸對臺灣同胞的重視,所以我來這邊也是非常感動的。這邊開館後應該會有我們原住民的東西擺在這裡,我們能夠收集到的就是目前還在使用並保存下來的東西,比如衣服和刀。”
  據悉,即將建成的臺灣展廳,工程建築總規模為1.51萬平方米,其中展出區域6190平方米,藏品庫區2368平方米,計劃在今年11月動工,明年5月開始布展,9月向公眾開放。截至目前,已徵集到1000多件相關展品,其中300多件由臺灣抗日誌士親屬捐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v58ovaz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